--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城院区呼吸一区主管护师 王璐
当举国上下都沉浸在冬奥会开幕式中,有这样一群人,依旧默默坚守,守一方喜乐,护万家灯火,而我,骄傲此刻,能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为健康保驾,为生命护航,守护着城市生命线。
2021年12月下旬,我院遴选20名医护支援冬奥保障,并抽调至院前急救,完成北京冬奥冬残奥期间城市运行院前急救支援任务。经系统的岗前培训后,我与各支援战友迅速投入院前急救工作中。
支援工作忙碌且充实,不同于院内相对固定的工作模式,120的工作急、忙、杂,以交通事故车祸伤现场、意外伤现场、酗酒、心肌梗塞及老年性基础病多见,救护车前往的是各种各样的场所,面对急危重症病人的首诊和抢救,往往诊断不明、病情不清、变化迅速,病人及家属也更容易产生急躁、忧虑的情绪,此时,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抢救经验、灵活的应变能力、快速的反应、麻利的动作,都是紧急情况时禁得起考验的保证。
感谢东直门医院工作十年的培养与历练,让我在院前急救工作中,面对各种现场处理,能迅速有效的配合医生及车组团队完成救治转运。疫情防控时期,与各车组多次穿梭在北京市各城区内的封控和管控区,接诊涉及孕产妇、急危重症、婴幼儿等救治及转运工作。虽然过程充满艰辛和劳累,但更有成功救治病人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支援近三个月,我与同事们感触颇深,在120工作期间我们不仅进一步提高了紧急救治的护理技术能力,在现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陶勇主任曾说:没有关怀的医疗是冰冷的,没有技术的关怀是滥情。感谢院前急救的经历,让我切身体会到,以患者为中心,以技术为根本,人文关怀有了更深的意义,此时,当技术有了保障,医疗和护理有了温度,善良和理解照进现实,我们在世俗里慈悲,便能在爱和温暖里,获得最好的宽慰和治愈。
白衣执甲,令人惊叹的中国医疗速度背后,是一名名急救人日夜兼程的无怨奔赴。我们以笃行丰盈青春,为挽救生命,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急救人恪守生命至上的准则,不知不觉间已深深扎根于内心深处。
冬去春来的日子,生命依然在绽放,为生命护航的救护车,依旧奔赴在熙来攘往的大路上,交替闪烁的车灯像是在宣告,它正努力照亮着每一个用尽全力绽放的生命。很荣幸,我曾穿梭在城市的车水马龙间,竭尽全力,拯救生命,也曾和那些一起奋斗过的战友,圆满完成冬奥及冬残奥院前急救支援任务。
冬雪尽,春雨生,落日归山海,支援任务虽有结束,但从医救护之路永无止境,我仍愿相信,只要我们带着热爱与坚定,仍能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前进中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五星红旗经各族儿女传递至仪仗兵手中之时,我们深知,我们追随的光,是五角星的星光,是白衣担使命的信仰。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愿并肩同行的战友,所得所愿如所期,炽热皆归于欢喜。
谨此致敬——永不停歇的急救人,城市生命的护航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