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旭,女,回族,1968年2月出生,北京急救中心南区分中心党支部成员。
安旭同志1988年来到北京急救中心,2005年---2018年从事院前急救工作,曾多次参加重大医疗保障、抢险救灾活动,在汶川、玉树地震时主动请缨参与到一线救援工作。是我们南区分中心的护士长,更是我们眼里的“知心大姐”。
安老师曾救治这样的一个病人,女性,六十多岁,意识丧失。在接到求救电话后车组立即出发,一路上病人家属不停地打电话催促,到达现场开始对我们医务人员进行责备和谩骂,病人躺在地上,周围全是尿液,在确定病人脉搏、呼吸、心跳停止后,安旭跪在沾满尿液的地板上对病人进行扎液,并且与同组医生交替配合胸外按压,数不清多少个回合。高温酷暑,工作服从内湿到外,终于在一番努力后将病人从“死神”手里成功抢了回来,随后急忙将病人送往医院接受后期治疗。事后,家属对自己无礼的行为表示后悔,并向整个车组承认错误,希望获得他们的原谅。安老师大气的说:“没关系,我们都没放在心上,您照顾好病人就行了,理解万岁。”帮助患者挂号、拿东西,照顾、安抚情绪紧张的患者,帮患者照看孩子,陪患者等家属,精心照料每一位患者,这都是安旭经常做的事。
有一种奉献,叫做无私;有一种付出,叫做忠诚;有一种行动,叫做坚守!疫情期间,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她深知一线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于是主动请缨前往一线,参与到疫情防控的任务中。细节决定成败,务必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每日里检查、配液、消毒、物资、宣教、人员安排……,她都管理的井然有序,不敢懈怠分毫,和同事们严防死守,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每日严格按照消毒液的科学配比擦拭每一个房间和办公室每一个地方,坚决杜绝病菌产生和存活的可能性,密织每一寸疫情防控网。
疫情面前,她是认真细致的“检查员”。疫情监测,她做到不漏一人、科学严谨,决不允许抱有敷衍应付、交差了事的态度。其实,安旭也知道,自己也是血肉之躯,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但是她更清醒的明白,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必须时刻冲锋在前、不怕牺牲,为了疫情防控工作,她已经将个人的生死和安危置之度外。
疫情面前,她是无微不至的“好大姐”,在一线工作中,她不仅要负责物资管理、人员安排,还要照顾大家的生活需求、情绪波动。她每当我们还在忙工作、或者上夜班打盹的时候、又或者我们在和同事聊天说话,总有一个人把我们的饭、夜宵、水果默默的放到交班室。“护士长,我这边物资快没了您赶紧来呀!”“护士长,门口有车堵着 咱们的车进不来 您快来解决啊!”“护士长 这个机器坏了 您来看看啊!”无论何时,无论天气多糟糕她总是在我们需要她的时候第一个出现。
疫情面前,她是锐意进取的“实干者”。疫情防控工作是辛苦的,为了切实落实岗位职责,她真正做到顾大家、舍小家。她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又要照顾好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但由于疫情防控责任重大,无法顾全所有人,安旭在“防控一线”足足一个多月没有回家。工作的特殊性,她不能时时陪伴在家人身边,不能给予家人及时地照顾和关心,她能做到的就是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在公与私的天平上,她毅然坚守疫情防控一线,这种以大局为重、勤勉努力、认真严谨、踏实工作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说:“我是一名护士,在面对疫情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我是一名党员,在面对困难,挺身而出是我的责任!我不敢退缩,我也不能退缩。”
她好像齐天大圣,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又好像老母亲无微不至、和蔼可亲。我们敬她因为她业务精湛、真诚热情;我们爱她,因为她是我们的“知心大姐”、把我们每个人都当成自己的孩子!
不计报酬,不畏生死,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责任勇于肩扛,心似莲花开放,只为救死扶伤。安旭一直用实际行动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