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推广国际创伤生命支持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规范各ITLS基地教学方法和技能,国际创伤生命支持中国分部(120)、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于2018年3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举办了第86期 “国际创伤生命支持课程提供者及导师资质培训班”。国际创伤生命支持术(ITLS)组织于 1982 年成立。迄今,ITLS在全球拥有超过80个分部,是国际公认的标准院前创伤护理课程,由美国急症医学院(ACEP)及国家院前急症医生协会(NAEMSP)认可,专为培训急诊急救及重症创伤相关医护人员而设计,并在创伤生命支持基础上提供进一步的创伤处理知识和技能。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部)医政医管局关于加强职业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指导意见,在中国医院协会、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学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的支持下,经ITLS 组织批准于2011年在北京急救中心成立了国际创伤生命支持中国分部(120)。分部目前已在北京、武汉、海口、杭州、哈尔滨、深圳、烟台、上海、宁波、温州等地建立了14家附属培训基地,认证了128名国际资质导师。在ITLS国际创伤生命支持全球大会上,医疗主任陈志代表亚洲连续两届被选为董事会核心理事。
本次培训班的学员是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三院、陕中二院、甘肃省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蟠龙中心卫生院、沧州市中心医院、中办警卫局保健处的医务人员。三天24学时的课程中,大家学习到ITLS现场评估理念与流程;伤者评估;气道处理;休克;头、胸、腹部、脊柱及四肢创伤;烧伤、儿童、老年人和怀孕伤者特别处理技能。实践操作了伤者评估三步法;学习了创伤气道管理(口咽管、鼻咽管、联合气道、喉罩、喉管、气管插管、可视喉镜),盆腔固定器、颈托和成人儿童脊柱板、脊柱限制型铲式担架应用;徒手脊椎运动限制术;交通事故模拟 (KED 应用及快速解救法,头盔解除术);旋压式止血带、可塑夹板及牵引夹板的使用;胸部针刺减压;环甲膜穿刺;骨内输液(IO);呼末二氧化碳监测(ET-CO2)等规范应用技术。通过在ITLS学习站里进行各类创伤病例的团队抢救实践,模拟多种创伤急救情景,夯实了医疗人员的理论基础、梳理诊疗思维、规范了临床操作、提高抢救团队管理意识与合作精神。
最终,23名学员完成了理论考试与现场创伤模拟综合创伤案例操作考核,全体通过,成为ITLS高级支持者。20名学员进入随后两天的导师课程学习,将完成导师授课能力等相关课程。
×